80后龙振宵的名字很有武侠味道,而他确实也是一名练家子。自幼习武的他并没有想到,如今的自己会在另一个体育项目上更有作为。龙振宵如今和爱人一起经营着一家瑜伽馆,在传授技巧的同时,想给学员讲明白一项运动背后的文化可不容易,尤其是这种外来项目。龙振宵有自己的办法,那就是通过瑜伽讲中国的传统文化。
半路出家自学成才
龙振宵最初只是想着强身健体,因此选择了武术,“当时的条件不足以让我遍访名师学武,基本都是自己练。”龙振宵介绍说,而自己练总得有些参考资料,他便试着搜集武功秘籍。一次偶然机会,中学时代的他在同学那里看到了一本瑜伽学习资料,“当时就觉得耳目一新,后来到武校上学,有空闲时间就去书店逛逛,对于瑜伽也越来越了解。”
真正让龙振宵进入瑜伽行业的,却是一次误打误撞的代课经历。“2004年的时候我在健身房工作,有段时间瑜伽老师外出,我便去代了几次课。当时我只是了解一些瑜伽的理论知识,但从来没学过,没想到就成了老师。”说到这里,龙振宵有些不好意思,“结果几堂课下来还很有感觉,之后便开始了系统地学习瑜伽。”
之后龙振宵便试着开办了瑜伽馆,不过不善经营的他很快遇到了挫折,直到遇到了同为瑜伽教练的爱人,两人建起了重庆第一家夫妻瑜伽馆。二次创业四年过去,带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员,还教出了在圈内赫赫有名的龙门四大男弟子。
舶来品融入汉文化
虽然已是业界名师,但龙振宵却谦虚地表示自己教的学生不算多,不过在全民健身指导方面,面对面地传道授业固然重要,但理论创新同样必不可少。
龙振宵的瑜伽馆进门处有一壁大书架,被他设计成了汉字“舍”的样子,堆满了瑜伽、国学、中医药方面的书籍。“我的理念其实就是把武术、中医等中国的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到外来的瑜伽运动当中。”龙振宵介绍道,“一方面是这些文化需要传承,另一方面,瑜伽毕竟是舶来品,如果全盘照搬,你就必须在印度的文化氛围下理解它的含义,可能学起来会很难理解。如果经过改良,融入我们中国的文化理念,那么学员学习的效果更好。”而“舍”字则是他的另一个锻炼哲学,“有时候我们太执着于某个目标,往往锻炼效果不佳,甚至伤到自己,这时候,学会舍弃,才能获得更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