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真:023-67619777
电话:18983937666
邮箱:3192352459@qq.com
邮编:400020
地址:重庆市江北区鸿恩路5号
瑜伽|历史久远 但并没与因为时间而消逝,反而对于现在意义与价值更大。
瑜伽在中国存在的时间比较久,因为传承和民族磨难的原因,加上现代人们的认知教育不同,接触的途径不一样,对瑜伽有了不一样的第一感知。
但无论从那个方面,那个途径接触瑜伽,都会进入瑜伽大门,并真正的了解瑜伽。
无论是因佛教而进入瑜伽还是因为健身塑型进入瑜伽,都将在时间的沉淀下,开始理解瑜伽的真实义与无尽意。
瑜伽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分离|脱离的含义,是进行苦修,摆脱身体的束缚,而达到解脱的境地。
图片来源:重庆伽友中医瑜伽培训学院
是从看山是山,到看山不是山的过程。是一种对心对身的否定,是对情绪的否定,是对身体的否定,想要觉醒,就必须不执着于身体,更甚者走向苦修,得以摆脱身体的束缚,即便有这样的想法,通过可以练习能够达到很深的身体机能,比如呼吸减慢,不吃不喝半月甚至一个月。但这走向了对身体否定的极端化。
佛陀时期,释迦牟尼的修行就是采取“分离”的瑜伽形态,进行苦修,每天只喝水,苦修六年时间,最后也是放弃苦修,在菩提树下禅定,突破了心魔,达如觉醒境界,创至千年至今。
浙大王志成教授翻译系列瑜伽经典作品,在序言中指出:
瑜伽作为外来文化,必定要和中国人的情愫结合,本土化中国的瑜伽的现代意义与价值。而追溯历史,任何之于本土来说的新文明,都将在华夏的大熔炉下,融合贯通,我中国人乃至世界人寻找全新的生命空间与价值。
瑜伽从身心分离的思维意识状态,自佛陀时期之后,进入第三经境界,看山还是山。
身体是生命体验的载体,是修行的物质基础,中国文化称为:身体发肤受之父母。佛陀说:人身难得。
对于身体的态度,从弃绝转向于管理,拥有了不执着于身体的心态,通过也能够通过修行而变得更好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身体就是我,我就是身体的辩证关系下。了解到了身体是工具,通过对工具的运用,使得生命的体验与创造获得更大维度的成长与突破。
道德经早已指出:受于身不如治于身,在五音五色之中是我们耳鸣目盲,身体是工具,不能让身体限制了生命的至臻体验,美食,美味在于品而不在于贪。
对身体的态度,有了不执着的态度,落地就是转变与成长,身体是不确定性的,有万般的可能,所有佛经有言,求富贵者的富贵,有子者得子,就是来自于身体机能与意识的转变,本质上是对身体的不执着带来的转变,而非来自于对身体的执着。
现代人太过看重自己的身体,任由身体的欲望又执着于痩与美貌,宇宙的公平的,当我们执着于饮食而拥有了现在的身体状态,当我们屈服于身体,就带来生命的苦恼。
但我们的意识转变,拥有不执着的心境,我们的身体转变由胖变瘦,依然能够获得健康与美貌的心灵成长,这种转变来源于不执着带来的。执着反而容易放弃,甚至加重生命的不可转变的习惯(业力)。
瑜伽的现实意义在于:转变心 成长自己
是关于生命本身的成长,是能够做自己,活在当下的一种创造性生命高能量的转态。
这是人在世间生活的一种绝佳体验的方式之一,同时又能创造出一世的使命与价值。
生命的本质就是做自己生命的创始人,在一生当中有足够的时间,正念生活,最后达到
身·心· 灵合一的境界。
这是一种行动,也是技巧,是过程,也是终点。